(1)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取代原有的容许应力法。
(2)调整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3)增加受弯构件腹板局部稳定计算的相关公式。
(4)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采用三条曲线。
(5)压弯构件的稳定性改用相关公式计算。
(6)增加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引入K1、K2(分别为相交于柱一端、柱下端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这和的比值)来计算柱长度系数,使构件计算长度更加合理。
(7)疲劳计算以应力幅代替应力比。应力比的应用是在以前对疲劳破坏机理未能弄清楚且试验设备又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的,而现在出现了疲劳试验机,为研究疲劳提供了硬件基础。疲劳计算的应力幅分为常幅和变幅疲劳计算。变幅疲劳采用Palmyrn Minerm线性累加损伤法则,把变幅疲劳折合成常幅疲劳,使得常幅、变幅疲劳计算公式趋于统一。
(8)连接中的直角角焊缝采用考虑应力方向的计算方法。
(9)增加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10)调整构造要求的部分内容。
(11)新增塑性设计,钢管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