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住宅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产业化发展将是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住宅产业化的前提是具备与产业化相配套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如新型的墙体及楼板材料、新的结构体系等。由于钢结构体系住宅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且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因此,研究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呈现出用途广泛和用钢量大的特点,钢结构的优越性已经从先进国家的实际应用中得到肯定。钢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和大空间建筑,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工业、商业、社区、文教卫生等建筑,以及大部分的低层非居住型建筑中。在欧洲、美洲、日本、台湾等地,厂房兴建全部采用钢结构。在美国,大约70%的非民居和两层及以下的建筑,均采用轻钢架体系。钢结构的广泛应用,拉动了建筑用钢量的不断增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到钢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约40%以上。
目前,我国钢结构体系,无论在使用量和应用范围上,还是在成套技术标准上,都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国年钢产量虽然很高(高达1.2亿吨),建筑用钢似乎很大(占钢产量的30%左右)。但是,我国用钢结构不合理。大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真正钢结构的用钢量只占建筑用钢的1.5%左右。
钢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也仅限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厂房和试点住宅小区。在住宅方面,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钢结构体系还是空白。
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由于过去缺乏技术引导,市场需求没有达到产业化程度,因此,我国的相关产品功能性单一,工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标准的要求。目前,该技术零散而不系统,技术水平及标准参差不齐,不配套,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并进行整合。
我国钢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国钢结构体系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对我国目前阶段性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重新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绝好机会,有利于企业利润和行业水平的提高。按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推算,我国钢结构用钢量至少有3600万吨的发展空间。在"十五"期间,国家将大大发展钢结构建筑,每年建筑钢结构用钢将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年均钢材消费量为35o万吨至400万吨;到2015年,将再翻一番,全国建筑钢结构用钢材占钢材总产量的6%,钢材需求量达到年均600万吨至700万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