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行业“微利”背景下,钢贸商依旧扩张囤货的背后,是银行信贷的支撑。“在这个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动辄千万、上亿流水的钢贸商并非你想的那么容易。”天津一钢贸商范某坦言。
撬动千万亏损的生意经
事实上,对于大中型批发商来说,每月亏损千万更不是个例。
天津开元盛世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迎冬(化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二级螺纹钢的现货价格,不同规格价格在4210-4320元/吨,如果现货买卖能赚几十块钱一吨。但是有些企业的存货价格比现价高很多,库存亏损幅度就能达到300-400元/吨,大批发商一个月销售量在10万吨左右,月亏损可能达到三四千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商为了从钢厂进货,都要以自有资金作抵押向银行融资。《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主要途径是通过仓单质押贷款。
所谓仓单质押贷款,一般是仓储企业对货主货物进行确认并开立专用仓单,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货主提供,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按照流程,仓单质押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但暴露的问题是,一些钢贸企业货主为了利益,货主与仓储企业联合进行重复质押或者空单质押。造成的后果是一票多押,多次质押把贷款额放大至多倍。
实际上重复质押在钢材贸易行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之一。而这一切源于一是银行之间质押信息不互通,二则是仓库监管漏洞。
“仓库的章代表着货权。比如说你是一钢贸企业主,一批货放在仓储主的仓库里面,确认这批货是你的。仓储主在仓单上盖了一个章,这就相当于跟银行说,这个货是你的,银行给钱。但另外一个银行过来,这个货仓储主证明也是你的啊,你又从这家银行拿钱了,再来一家银行也是一样。”张迎冬告诉记者,这就出现了重复仓单质押。
“但是这三家银行不能一起去看到底有多少货。如果银行一起看,再一对,怎么三家银行出了三张货权。这就是为什么钢贸主要跟仓储企业打通关系,更有钢贸企业自己干脆开仓库。因为可以自己说了算。”张迎冬道出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而空单质押被业内称为第二个公开的秘密。
比如一个钢贸商手里只有价值500万的货,而他又从别家借调500万的货,一并放到第三方仓库,要求仓单质押。“第三方仓库由于仓储费利益,多会偏向钢贸商,这样就是空仓仓单,形成空单质押。”张迎冬坦言,“这样一来贷款额度一下从500万就扩大到1000万了。”
贷款雪球越滚越大,钢贸企业如何偿付到期贷款?
“拆东补西”和“还息不付本金”是常用做法。当第一家银行的贷款到期,企业一般以第二家银行的贷款还上或者拆借同业的钱款还贷;而这所谓的“还贷”,其实不过是头寸调动,因为一般情况下,能还贷就说明企业资信情况良好,可获下一期贷款。
银行风险隐患
在银行审批中,最关键是要看钢贸企业的性质和具体的融资用途:如果钢材是作为原材料作质押,而且又有固定的终端买家,企业的资质又很好,银行还是可以做融资的;但如果钢材是作为贸易性质来做交易的,对于银行来讲,这风险与钢贸是一样高的。
而对一个贸易型企业来说,银行贷前信审一看库存,二看现金周转,三看应收账款;风控一笔贷款,一凭抵质押物,二凭互保联保。这其中银行更看重的是库存质押、互保联保或者担保公司的担保,而麻烦的是,“这里有诈都是心知肚明。”一位国有大行下属支行信贷员坦言。
与反复质押、空单质押相比,在钢贸市场中盛行的互保联保贷款蕴藏着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所谓互保联保,就是相熟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就成为常态的担保方式。最常见的做法是,几家彼此熟悉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信用共同体”,互相为贷款提供联合担保。
“几个相熟企业注册一个资金规模更大的公司后找担保公司,以这个新公司的名义去银行贷款。”范某告诉记者。但钢贸企业与担保公司的关系,用“前店后厂,自保自用”形容更为贴切。
“前店后厂”就是,钢贸企业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成其大股东,担保公司反来为股东提供担保。而所谓“自保自用”,实际上就是融资方、担保方之间的内部关联,互相担保、互通资金是他们的默契。“相比他们的‘自己人’关系,贷款银行间则是竞争对手,缺少通气机制,难以看清这个资金暗箱。”支行信贷员有些无奈。
如此一来,钢贸商一边利用银行融资,一边利用仓单质押融资放大库存,谋得买进卖出的差价。
举例来说,交1000万元给银行作为保证金,然后从银行再贷2000万,就可以购买3000万的钢材,这部分钢材在仓库存放后的仓单再交由银行质押,又可贷出资金购买钢材,如此反复仓单质押、空单质押,实际上就是在钢价下跌时,利用银行的融资来大量买进,囤货以便价格涨上去的时候再卖出获利。
但在银行吹大贷款的泡沫后,对贷款资金的流向已不能实现真正监控。